top of page

 

Debris

噴墨相紙、水晶裱褙(壓克力、鋁框)

2011-2020

2001年雙子星大樓倒塌,2004年南亞海嘯,2011年日本311災變,透過媒體撥送一片狼藉的現場,建築瓦礫、廢棄難辨的人造產品覆蓋在泥流與灰塵之中。殘骸、碎片、廢棄物是我所見的21世紀開端形象。“Debris”泛指在災變意外後所剩下的殘餘,並且多為人造。直觀上,可以視為對這系列作品的造型描述。並透過這一字,進一步提問當代“物(產品)”在數位與實體隨著能用或不能用而轉變的身份。

 

作品形式為使用3D繪圖軟體,直接建模出不具現實使用意義的殘骸化3D模型,跳過實體生產,保留最終運算的影像。將產品生命史中設計(前端),製造(過程),丟棄(終結)的流程重新排序,讓初始無異於終結,“成為無用的殘骸”即是製造的意義。

 

看似繪畫的畫面,於軟體內操作的過程近似雕塑,然而最終剩下的卻是一張相紙──記錄了各式材質模擬和光影渲染,用影像抹平物質,壓縮身體進入二點五維度。凸顯3D軟體/影像作為一種工具/材料的純粹性,對應屬於今日的視覺經驗。

<Debris>2011起至今陸續發展出數個子系列。為了避免落入形式的慣性而緩慢的製作,每一個階段也重新探問Debris的意義。

 
 
Debris_Taitung

 

小景

2024

自2020年以後,世界進入疫情時代,雖然戰爭與天災同時從未遠去,但我們也跟著麻木。在物理破壞之外,人與人之間在意識形態上的碎片化更為怵目驚心,各種議題和主張標籤化也分化了社會。

這一系列姑且稱之為風景畫的數位作品,使用我在2022年在亞馬遜雨林中採集的模型,也許在何處才集到這些自然物也不是如此重要,因為我們被城市慣壞的感官已辨識不出自然世界的細微差別,經過數位的壓縮和環境脈絡的去除更讓這些模型更加的疏離卻也熟悉,有如我們面對的自然。風景繪畫傳統古老且不論文化皆有,經過自己對於它們的理解,我將模型操作、破壞、重組成為畫面。因為數位工具讓我得以越過我認為沉重的繪畫包袱,介於物質與數位、影像與繪畫之間的模糊之路,得已在古今內外各有不同的的繪畫語境之間穿梭。我希望能重新找到一種不需要服務外部議題的創作方式去延續一種朝內發力的單純創作,即使這過程依然作為一種對外部變化的反動。

 
 
 
Debris_week

 

匿名_亞馬遜

2022-2023

我經常質疑自我是否真的熱愛大自然?城市太舒適,作為一個都市人的我已經很難再將大自然視為人類的烏托邦;但我對它好奇和著迷,就如一種令人發自內心欽佩的異國文化。

回頭瀏覽在雨林製作的照片建模,存在於飄渺記憶中的空氣、光影、氣味以數位碎片的樣子再時刻重現……再“登入”。參考了東方式的“冊頁”,每幅作品都以我在雨林中收集的某一植物、物件或場景為重心。以數位模擬自然並不是這系列創作的目的,而是試圖找到兩者之間的交匯點,或像是一種 déjà vu。

 
 
 
 
 
Debris_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