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沿岸採礦
石化材質物件、海沙、雷射感光輸出、水晶裱褙(壓克力、鋁框)
裝置尺寸
2014-2015
在台南有一處乏人看管的海岸,大量的生活垃圾被丟到這個鮮為人知的海灘。有些蚵農到此焚燒蚵架以便回收其中的金屬。這些因為丟棄或遭受焚燒而面目模糊的垃圾,隨著海岸強烈的風化作用進一步劣化,曝曬與侵蝕生成節理。塑膠、泡棉等難以被自然分解的石化材料與蚵殼、海沙等在沙灘上逐漸融合成一塊塊奇特的聚合物。這些“東西”在自然的馴化之下成為某種出產於當地的“礦”。
這些“礦”有著近似天然產物的外表,材質卻是不容/溶於自然的當代合成材料。他們具體地指出了過去被簡易二分為“人造品”或“天然物”的物質分類在步入人類世時已顯得不再恰當。當世界只作為物質循環的平台,以利用程序之先後為考量“人造後自然化”亦或“天然後人造化”或將成為更具有積極意義的分類準則。
“礦”亦隱喻了將之資源化。先觀念性的將這些垃圾回收為“礦”,而為避免落入物質回收再利用而在被丟棄的宿命。我以3D掃描將“礦”回收為數位檔案。當“礦”轉為沒有厚度,卻依舊保有原物量感與表皮質感的3D模型檔案,步入利用價值盡頭的殘骸有如被提取出了靈魂,得以在前端軟體之中轉生。軟體內部一系列參數調變、複製與重組,使得"礦"的數位模型快速的形變,這過程我稱之為<數位風化>。其中(α)系列混入了原生自軟體中的模型,與掃描得來的次生模型膠結附生混合,一如長期浸淫在自然中而與有機物結合的人造物體。 (β)則以單一掃描得來的模型自我複製調變,有規則的替換材質貼圖成為一組循環。
Min
"礦"
石化工業材料
2014